鄂式破碎機主軸承多采用開式滑動軸承,一旦刮研不好就會導致研瓦或燒瓦事故。所以紅星今天給大家主講一下關(guān)于鄂式破碎機刮研主軸瓦的知識。
軸瓦刮研的技術(shù)應達到主軸與軸瓦既要均勻細密接觸,又要有一定的配合間隙,使上、下軸瓦與主軸接觸角以外部分形成油楔,且楔形從瓦口開始由較大值逐步過渡到零; 接觸角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。接觸角太小,會使軸瓦壓強增加,嚴重時會使軸瓦產(chǎn)生較大的變形,加速磨損,縮短使用壽命;接觸角太大,會影響油膜的形成,破壞潤滑效果。因此,在不影響軸瓦受壓條件的前提下,接觸角愈小愈好;接觸角范圍內(nèi)的實際接觸斑點愈多,愈細、愈均勻愈好。刮研軸瓦應以軸為基準,兩者對研后利用內(nèi)孔刮刀進行刮削。刮瓦的程序是先初刮下瓦,再初刮上瓦,然后精刮整個瓦,最后刮側(cè)間隙及存油點。軸瓦的刮研一般可分為粗刮。細刮和精刮三個過程。刮研時應采用取先重后輕、刮重留輕、刮大留小的原則。在刮研軸瓦時,不僅使接觸點、接觸角符合技術(shù)要求,而且要使頂。側(cè)間隙達到規(guī)定的數(shù)值。而刮研主軸瓦又可以分為:上、下瓦的粗,細刮研,上、下瓦的精刮研和刮側(cè)間隙和存油點。
上、下瓦的粗,細刮研首先把兩下瓦裝在軸承座中,然后在主軸上涂上一層顯示劑(如紅丹粉、紅倩油等),將主軸裝于軸承內(nèi),并向正反方向轉(zhuǎn)動兩三圈,接著將主軸取出,根據(jù)軸承上著色點的分布情況進行粗刮。粗刮階段可采用正前角刮。頭幾遍手可以重一些,多刮去一些金屬,以便加快刮研進度。當接觸面積達到50%時。就該細刮了。在細刮階段可采用小前角刮削、刀跡應與軸瓦中心線成45°角,刮時不能用力過大,防止刀跡產(chǎn)生波紋。刮削的刀跡要左右交叉,直到接觸角范圍內(nèi)的接觸斑點均勻密布,主軸水平度誤差在0.2mm/m之間為止。上瓦粗細刮研的方法及要求與下瓦的粗、細刮研方法要求基本相同。所不同的是把上瓦放在主軸上方進行對研。
上、下瓦的精刮研:上、下瓦經(jīng)過粗、細刮研后,接觸斑點仍然較大,需進一步進行精研。首先在上、下瓦接合面上加上瓦口墊片,將主軸、上瓦、定位銷裝好、擰緊螺絲,使主軸按正常運轉(zhuǎn)方向轉(zhuǎn)動幾圈,然后拆掉上瓦、吊走主軸,進行精研工作。刮研時,建議用負前角刮削,直至接觸面上的接觸斑點符合技術(shù)要求為止。
刮側(cè)間隙和存油點:精刮完成后,應刮側(cè)間隙和存油點。刮研側(cè)間隙時,兩端應留出一部分,防止油從瓦的兩側(cè)流出,從而保證軸瓦的潤滑。在瓦的接觸部分和不接觸部分之間,應使其逐漸過渡;不允許有明顯的界限。接著在軸瓦的接觸弧面上刮存油點,存油點是用來儲存潤滑油的。存油點可采用圓形或扁形,深度一般為0.3~0.5mm,面積為15~30mm2,總面積不應超過接觸弧面上刮存油點,存油點是用來儲存潤滑油的。存油點可采用圓形或扁形,深度一般為0.3~0.5mm,面積為15~30mm2,總面積不應超過接觸弧面的1/5。
上一篇: 分析開采大理巖骨料中所遇到的問題
下一篇: 鄂式破碎機使用中不出料的問題解決方法
如果您對我們的產(chǎn)品感興趣,您可以撥打24小時服務熱線:0371-6777 2727,也可以在此提交您的需求,我們將熱忱為您服務!
買好機器 更多人選紅星機器
優(yōu)惠報價